营销与观点
营销管理|乔布斯的14条领导真经
2016-02-15  浏览:139
建材之家讯:在《史蒂夫·乔布斯传》出版后几个月里,无数评论者试图从这本书中汲取一些管理启示。有些读者的确颇有见地,但很多人,尤其是那些没有创业经验的人,都太过关注他那暴躁的个性。乔布斯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个性已经与他的经商之道融为一体了。从他的行为来看,似乎通常的规则对他并不适用,他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的激情、投入和极端情绪化,同时也倾注到了产品当中。他那桀骜不驯、急躁暴烈的个性,正是他追求完美的必然要素。他的成功离不开以下要素。

专注

1997年乔布斯重返苹果,当时公司生产的电脑和外设产品又杂又乱,光Mac机就有十几款。乔布斯召开了几个星期的产品评议会,最后实在受不了了,大喊道:“停!这简直是疯了。”他一把抓起一支记号笔,光着脚走到一块白板前,画了一个田字格。“这才是我们需要的。”他宣布道。他在田字格上方写下“消费者”和“专业人士”,在左侧写下“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他对团队成员说,他们的任务就是专注于四种卓越产品,一种产品占一个格,其他所有产品一概撤销。会场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愣住了。然而,正是因为乔布斯让苹果专注于生产四种电脑产品,公司得救了。他对我说:“决定不做什么与决定做什么一样重要,对公司是这样,对产品也是这样。”

专注是乔布斯个性的一部分,并且在他修习禅宗过程中得到了磨练。他坚决不考虑他认为会分心的事情。有时,同事和家人试图让他处理一些他们认为重要的事情,如法律问题、医疗诊断等,结果被他气得够呛。他只是冷冷地看你一眼,不想放下自己专注的事情,除非等事情做完。

简化

除了拥有禅师入定一般的专注能力,乔布斯还会本能地简化一切事物,他会抓住事物的本质,去除不必要的部分。在苹果的第一本宣传册上写着这样一句话:“至繁归于至简。”要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你只需要把苹果软件和微软的Word软件做一下比较。Word变得越来越丑,越来越杂,导航功能区缺少人性化设计,有些功能也非常扰人。从比较中,不难看出苹果对简单的追求是值得称道的。

乔布斯追求简单并不是无视复杂,而是战胜复杂。他知道,简单到这种程度后,生产出来的机器,就会友好地听从于用户,而不是让用户觉得是一大挑战。他说:“我们必须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生产出简单的东西,才能真正认识潜在的挑战,拿出绝佳的解决方案。”他们知道,简单并不是极简主义风格,也不是删繁就简。要去掉螺丝、按键或多余的导航界面,就必须深刻了解每个元素所起的作用。

在设计iPod的界面时,每次会议乔布斯都设法去掉繁琐的部分。他坚持要求,只需按三下,就能找到想要的功能。有一次,乔布斯提出了一个最简单的建议:我们把开关机键去掉吧。一开始,团队成员都很吃惊,但很快意识到,这个键确实没有必要。如果用户没有进一步操作,设备就会逐渐进入低能耗状态。一旦用户按下任意键,它就会自动“醒来”。

全程负责

乔布斯知道,要做到简单,最好的办法就是确保硬件、软件和外设无缝融合。苹果建立的生态系统(如通过iTunes软件,iPod可以和Mac机相连),可以让设备更简单、同步更顺畅、小故障更少。较为复杂的任务,如制作新的播放列表,可以在电脑上完成,这样iPod就可以减少功能和按键。

乔布斯和苹果对用户体验全程负责,而极少有企业是这样做的。从iPhone的ARM微处理器性能,到用户在苹果专卖店购买iPhone,用户体验的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扣。微软在上世纪80年代,以及谷歌在过去几年里,都采用了一种更开放的策略:不同硬件生产商都可以使用它们的操作系统和软件。有时,这种商业模式确实更具优势。但乔布斯坚信,这样出来的产品只会更蹩脚。他说:“人们都很忙,有其他事情要做,根本没时间考虑怎么把电脑和其他设备连起来。”

乔布斯愿意为他所称的“整个小玩意儿”负责,部分源于他的个性:他有很强的控制欲。当然,他热衷于追求完美和制造精巧产品,也是原因所在。一想到卓越的苹果软件用在另一家公司毫无创新的硬件上,或者未经验证的应用程序或内容可能“玷污”完美的苹果设备,乔布斯就会浑身不自在。

落后就奋起超越

创新型企业不仅第一个提出新理念,还知道在落后的时候如何奋起超越对手。乔布斯在开发最初的iMac时就是这样。当时,他关注的是管理用户的图片和视频,在音乐处理方面则落后。人们用个人电脑下载和交换音乐,然后自己刻录CD。而iMac的插槽式驱动器无法刻录CD。乔布斯说:“我就像个傻子,我们把它漏掉了。”

不过,他并没有给iMac装上一个CD驱动器就完事,而是决定创造一个一体化系统,改变整个音乐行业。于是,便有了iTunes、iTunes Store和iPod这个组合,用户利用它们可以更方便地购买、分享、管理、存储和播放音乐,这是任何其他设备无法比拟的。

iPod大获成功,但乔布斯并没有沾沾自喜。他开始担心什么会对它构成威胁。一种可能性是,手机生产商在手机上安装音乐播放器。于是,他开发出了iPhone,蚕食了iPod的销量。他说:“如果我们不蚕食自己,也会有其他人这样做。”

产品先于利润

1983年至1993年,约翰·斯卡利(John Sculley)执掌了苹果。他曾是百事公司(Pepsi Co)的高管,负责市场营销和销售。乔布斯离开后,斯卡利更多地关注利润最大化,而不是产品设计,结果,苹果的经营每况愈下。乔布斯回归后,把苹果的重心转回到了产品创新上,先后推出了iMac、PowerBook、iPod、iPhone和iPad。他解释说:“我致力于打造一家经久不衰的公司,员工们努力开发卓越产品。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当然,能赚钱最好,有了钱你才能生产出卓越产品。但动力应该来自产品,而不是利润。斯卡利本末倒置,把赚钱当成了目标。这看起来差别好像不大,却会影响到所有一切,包括聘用谁、提拔谁、在会议上讨论什么,等等。”

不要盲信焦点小组

乔布斯和最初的Mac团队第一次举行静修会时,一位成员问是否应该做一些市场调研,看看顾客想要什么。乔布斯回答说:“用不着,因为在我们把产品拿给顾客看之前,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还提到了亨利·福特的一句话:“如果我当初问顾客想要什么,他们会说‘一匹速度更快的马’。”

深入关切顾客想要什么,与不断问顾客想要什么,存在很大的不同,前者需要你发挥直觉和本能,预见顾客尚未形成的需求。乔布斯解释说:“我们的任务就是读出那些还没写在纸上的东西。”他没有做市场调研,而是不断磨练自己形成共鸣的能力,也就是从直觉上感知顾客的需求。

他从大学辍学后曾到印度研究佛教,在那段时间里,他领悟到了直觉的力量——一种从经验积累中获得的感知能力。他回忆说:“在印度农村,人们不像我们用理智来思考问题,他们用的是直觉。直觉是一种非常强大的东西,我觉得,它比理智更强大。”

扭曲现实

众所周知,乔布斯很擅于敦促别人去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同事们根据电视剧《星际迷航》,将乔布斯的这种能力称为“现实扭曲力场”(Reality Distortion Field)。对那些不了解乔布斯的人来说,“现实扭曲力场”只是以强凌弱、大言欺人的委婉表达。但是,与乔布斯共过事的人都承认,尽管这种特质可能让人窝火,但他们也确实因此创造了非凡的业绩。乔布斯认为,生活中一般的规则并不适用于他,所以,他才能够激励团队用比施乐或IBM少得多的资源,改变计算机历史的发展进程。

一天,乔布斯走进工程师拉里·凯尼恩(Larry Kenyon)的办公室,抱怨说他负责的Mac操作系统启动时间太长了。凯尼恩开始解释为什么无法缩短启动时间,但乔布斯打断了他,问道:“如果能救人一命,你能想出办法让启动时间缩短10秒么?”凯尼恩说也许能。乔布斯走到一块白板前,算了一笔账:如果有500万人使用Mac机,每天开机多花10秒,那么一年加起来差不多3亿分钟,这相当于至少100个人的寿命。几星期后,凯尼恩把开机时间缩短了28秒。

灌输

1979年,乔布斯早期的导师迈克·马尔库拉(Mike Markkula)给他写了一张便条,要他恪守三条原则。前两条是“共鸣”和“专注”,第三条有点怪,叫“灌输”,但它已成为乔布斯最重要的信条之一。他知道,人们都是根据产品或公司的呈现和包装方式,对它们做出评判的。他对我说:“迈克告诉我,人们是根据封面来评判一本书的。”

有时候,乔布斯利用产品设计来“灌输”一种信号,而不只是作为一项功能。比如,乔布斯回归苹果后,开始设计新的iMac。他看到伊夫在电脑顶部设计了一个凹进去的小提手。这种设计与其说是为了实用,还不如说是作为一种符号。iMac是台式机,不会有很多人拎着它到处走的。但乔布斯和伊夫知道,还是有很多人对电脑打怵。如果有一个提手,电脑就显得对用户友好,感觉上就是给人提供服务的。有了提手,就意味着用户可以触碰电脑。生产团队反对增加成本,而乔布斯就一句话:“不行,就这样做。”连解释都没有。

力求完美

几乎在开发每一种产品时,乔布斯都会在某个时刻“按下暂停键”,回过头去看最初的设计,因为他觉得产品不够完美。设计iPhone时,最初设计是把玻璃屏幕嵌在一个铝制外壳内。某个星期一早晨,乔布斯找到伊夫,说:“昨晚我睡不着,我发现我并不喜欢这个设计。”让伊夫感到沮丧的是,他马上意识到乔布斯是对的。iPhone的焦点应该是在显示屏上,而按照当时的设计,外壳有抢风头之嫌,没有突出显示屏。而且,整个机子太过男性化,太注重任务和效率。乔布斯对伊夫的团队说:“伙计们,我知道你们为这个设计苦干了整整九个月,但我们不得不做出改动。我们大家都得加夜班,周末也不能休息,如果你们想要的话,可以给你们几把枪,把我们都干掉。”结果,谁也没有叫嚣,大家同意了。乔布斯回忆说:“那是我在苹果最感骄傲的时刻之一。”

乔布斯追求完美,甚至连那些看不到的部位都不马虎。在监督设计苹果II型机和Mac机时,他要求工程师重新整理芯片布局,使线路板看起来整洁、美观。他的这种做法尤其让Mac机的工程师觉得不可理解。乔布斯说:“就算它是在机箱里面,我也希望它尽可能漂亮。伟大的木匠是不会在橱柜背面用烂木料的,即便没有人会看到。”他说,大家都是真正的艺术家,就应该这样去做。线路板重新设计后,他让工程师和Mac团队其他成员签名,然后把名字刻在机箱内部。“真正的艺术家都会在自己的作品上签名。”他说。

只容忍A级人才

乔布斯对身边的人缺乏耐心、脾气暴躁、态度严厉,是出了名的。不过,他待人接物的方式虽然不值得称道,却也是源于他追求完美,以及只希望与最优秀的人共事。他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出现他所说的“庸人泛滥”:如果管理者太过彬彬有礼,平庸之辈就会如鱼得水、碌碌无为。他说:“我并不认为自己对人残暴,但如果有什么事搞砸了,我会当面讲出来的。讲实话,是我的职责。”

乔布斯虽然粗鲁、严厉,但很会激励人。他让员工充满了激情,使他们致力于创造突破性的产品,并相信自己能够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必须用结果来评判他。乔布斯的家庭关系紧密,苹果内部也一样:相比其他公司,包括那些老板更为友善、更为平和的公司,乔布斯的顶尖人才往往在公司待的时间更长,也更忠诚。有些CEO研究了乔布斯后,决定像他一样要严厉对待员工,却不明白乔布斯是如何让员工建立忠诚的,因此他们这样做是很危险的。

面对面交流

尽管是数字世界的一员,或许因为太了解数字世界会让人产生孤立感,所以,乔布斯认为面对面交流非常必要。在皮克斯办公楼的设计上,他要求能促进意外碰面和协作。他说:“如果办公楼不利于这一点,你就会失去很多创新的机会,失去突发奇想的魔力。于是,我们在设计办公楼时,要能够让员工走出办公室,到中庭来,与平时见不到的人不期而遇。”

乔布斯不喜欢正正经经的报告,他更喜欢面对面的自由交流。每周他都会召集管理团队,不设正式的议程,就让大家谈谈各种想法。每周三下午,他也会召集营销和广告团队做这样的事。乔布斯不允许使用幻灯片。他说:“我讨厌人们用幻灯片作报告,不进行思考。知道自己在讲些什么的人,是不需要PowerPoint的。”

兼顾大局和小节

事无巨细,乔布斯都会积极投入。有些CEO善于做长远规划,有些则明白贵在细节,而乔布斯两者兼顾。乔布斯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他能够并希望设想宏伟战略,同时又能关注设计的细枝末节。

融合文理

乔布斯贯通了文理、创造力和技术、艺术和工程。虽然在技术上胜过他的不乏其人(如沃兹尼亚克和盖茨),也有比他更优秀的设计师和艺术家,但在我们这个时代,能够创造性地将诗意和处理器连接在一起的,可以说无人能出其右。而且,他对商业战略还具有直觉的洞察力。

当一种强烈的个性中融汇了人文和科学,创造力就会迸发出来。这是21世纪打造创新经济的关键所在。这是应用想象力的精髓,也是对于任何想在未来拥有创新优势的社会来说,人文和科学都至关重要的原因所在。

求知若渴,虚心若愚

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乔布斯一直践行着这句话:在他的个性中,除了商业和工程成分,还要有嬉皮士反对循规蹈矩的那一面——这是他在追求艺术、吸食毒品、追求心灵启迪的叛逆时期形成的。

在他人生的每个方面,包括他约会过的女人、对待癌症诊断的方式、运营企业的方式等,他的行为都反映出了这样一种变化:从冲突、合流,到最终所有这些不同方面的融合。

即使在成立苹果公司后,乔布斯也在公司广告中流露出自己叛逆和反文化的个性,就像是在宣告他内心仍是一个黑客、一个嬉皮士。重返苹果后,乔布斯帮助撰写了“非同凡想”(Think Different)广告的文案:“向那些疯狂的家伙们致敬,他们特立独行,他们桀骜不驯,他们惹是生非,他们格格不入……”说到这里,如果还有人不相信他是在讲他自己,那么文案中最后几句话或许可以消除这种疑虑:“或许他们是别人眼里的疯子,但他们却是我们眼中的天才。因为只有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

建材之家是聚集全国各大家居建材市场供应商于一体的建材O2O模式家装电商互联导购平台,专注于建材+互联网+AR全景的新零售应用场景建设,为消费者提供线下家装中各种家居,建材,装修,装饰材料的线上大家居导购服务,欢迎登陆http://wap.jc68.com/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和观点为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规内容请联系QQ:275171283 删除!
更多»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有关 五金工具 的产品:
  • 全景动态
  • 发表评论 | 0评
  • 评论登陆
  • 社区中心 暖气头条 地板之家 石材之家 环保之家 石材头条 灯饰头条 防水头条 装修之家 家装头条 电气头条 老姚之家 灯饰之家 电气之家 全景头条 照明之家 防水之家 防盗之家 区快洞察 建材 天津建材 北京建材 上海建材 重庆建材 广州建材 韶关建材 云浮建材 中山建材 清远建材 阳江建材 河源建材 汕尾建材 梅州建材 肇庆建材 茂名建材 湛江建材 江门建材 珠海建材 汕头建材 潮州建材 揭阳建材 建材之家 建材 企业之家
    (c)2015-2018 Bybc.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