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与观点
营销管理|朋友圈“买卖”的甜蜜与哀愁
2016-01-20  浏览:87
建材之家讯:“我觉得朋友圈代购挺方便的,老朋友帮买东西也不收代购费,而且也不怕是假货。”“朋友圈里开始做买卖的人越来越多了,动不动就刷屏,真是够烦人的……”

随着使用微信等社交平台的深度普及,朋友圈代购、开店也越来越红火,但对此,许多消费者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

老友代购方便多

“其实我不能算是纯粹的代购,最多算是买手吧,主要因为我自己平时就很爱买,然后在国内有一群和我一样爱"败家"的闺蜜。”小然笑嘻嘻地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她高中毕业就留学法国,家境不错的她是法国名品店里的常客,而目前她在法国有着稳定的工作,朋友圈代购纯粹是个“副业”。

小然说,刚开始是逢年过节回国时帮自家亲戚买一些东西,后来就发展到帮闺蜜、朋友代购了。“主要以奢侈品、护肤品为主,这些奢侈品牌在国内标价太高,欧洲价格不仅低,而且现在还有汇率优势,相当划算。”她说,自己代购的范围很窄,仅限于自己朋友圈中的朋友不对外,最多是特别熟的朋友介绍的人,仅此而已。而且,她收的代购费也不会太高,一般是代购商品价格的10%-15%,“就是给自己挣个零花钱”。

小然的闺蜜甜甜就是她的忠实客户,“之前我买大牌包包都是在专柜或去香港买,后来就开始在朋友圈中找代购帮忙购买,一来款式新、多,二来也省下不少钱,又可以买其他的心爱之物了。”

已移民日本的Cindy也是从帮熟人朋友代购开始,最后干脆辞职在家,安心做起了代购。“一方面我老公也不希望我上班太辛苦,另一方面帮人代购的收益也还可以。”现在,Cindy在微信朋友圈中开了自己的微店。另外,还在淘宝上经营着自己的小店,主营日本的药妆、母婴用品等。

刷屏与陷阱“齐飞”

不过,在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很多消费者和网友也对朋友圈代购发表了不同意见。“人生就像微信朋友圈,你永远不知道哪一位好友,会成为下一个代购。”“一年了,在此我想告诉那些在我朋友圈里做买卖的亲朋好友们,你们的"摊位费"该交了!”这些段子调侃的正是当下流行的朋友圈代购现象。

网友李星表示:“去年下半年开始,我的微信朋友圈中的代购、做买卖的越来越多了,说实话,真的挺烦人的。有的是很熟的朋友,有的就是交情一般的朋友。那些代购、销售信息动不动就刷屏,已影响到我的业余休闲生活了。”

“突然有一天,朋友圈里就多了个做代购的,往往还是平时相处得比较好的朋友。”消费者菲菲笑言,她的朋友圈曾经一个星期内多出来5个搞代购的,这令她很是烦恼。这些代购的朋友中,有的说是姐姐在美国旅游,有的说闺蜜在韩国留学,代购的产品也是各有不同。起初刚有代购的时候,还觉得挺新鲜,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时间一长就令人厌烦了。“实在忍受不了天天刷屏,最后只能拉黑。”菲菲说。

而不少网友和消费者还表示,烦人的刷屏只是一方面,最可怕的还是朋友圈代购“陷阱”重重、“杀起熟来”绝不手软。

张女士就在朋友圈里遭遇了一次 “杀熟”。张女士的亲戚经营着一家鞋店,前段时间她的亲戚频繁地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消息说,找到了某知名品牌运动鞋在国内的代理加工厂,她正在做“代购”,能以尾单价或原单价拿到同款同质量的运动鞋,比市场价便宜500至600元。张女士起初有点不相信,但转念一想:“她常年经营鞋店,找到又便宜、质量又好的进货渠道也是有可能的,而且都是亲戚,不可能骗我吧?”最后,张女士委托亲戚代购了一双运动鞋,结果货物到手后张女士傻眼了,运动鞋一眼看过去就不是正品,而且比起一些高仿鞋也差了很多。但碍于情面,张女士心不甘情不愿地收下了这双鞋,还违心地告诉亲戚:“运动鞋收到了,质量挺好的,谢谢!”

市民程先生前不久通过微信向一出售翡翠的商家汇款6000元。“当时想着情人节快到了,想给老婆买个翡翠戒指做礼物,谁知道刚打过钱去就被商家拉黑了。”程先生说,卖家是他在逛文玩市场时认识的。“我们两个互加微信,他经常在微信朋友圈里发翡翠首饰的照片,而且价格还都不便宜。”就在前两天,该卖家在朋友圈里晒出一些节日特价的手钏,让张先生很动心。“原本是10000元的戒指,节日特价才6000元。他说先交款再发货,还说这是微信商家交易规则。我就给他的支付宝付了款。谁知在我告诉他钱已到账后,他马上就把我拉黑了。怎么联系都不回复我。”此时,程先生才意识到自己除了微信,对这个卖家一无所知,更没有其他联系方式,反应过来之后才报警。

陌生人莫轻信

就上述情况,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网上购物被骗情况时有发生,消费者维权之路却很艰难。首先,朋友圈代购、微信开店几乎没有门槛,只需注册一个账号即可;其次,微信好友添加并非实名制,QQ号、手机号或假名都可添加;第三,微信购物的支付方式并不固定,难以通过支付平台约束和保障,“消费者直接给支付宝或网银转账的情况很多,如果消费者发现被骗,第一时间先与第三方网络平台举报,保留好通话记录和卖家的个人信息,及时报警”。

电商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的微信朋友圈开店交易行为,尚无有效监管手段。除通过微信认证、具有明确账号主体的公共账号外,存在于微信朋友圈的海量卖家,甚至没有开店考核的流程,只需注册一个账号即可。这种缺乏门槛与监管的售卖行为,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朋友圈假货的泛滥。“即便是你看到一些截屏的消费记录也未必真实,目前网上看到有种微信对话生成器,可以随意生成微信内容,还有支付宝付款页面生成器,可以制作出任意金额的支付页面。”

记者在网上进行了搜索,并分别下载安装了“微信对话生成器”和“支付宝页面生成器”,安装好“微信对话生成器”之后,用户可以自由设置与“顾客”(包括头像和微信名称)的微信聊天记录,甚至可以设置“顾客”向自己转账的截图,完全可以以假乱真。

专家提醒消费者,不要轻易相信微信朋友圈上的代购,“有些代购诈骗声称"海外代购",待顾客付款后,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借口,在顾客再次付费后,就再也收不到货品了”。在未收到货物前,不要轻易打款,以防上当,如果遇到被骗的情况,应立即报警求助。

建材之家是聚集全国各大家居建材市场供应商于一体的建材O2O模式家装电商互联导购平台,专注于建材+互联网+AR全景的新零售应用场景建设,为消费者提供线下家装中各种家居,建材,装修,装饰材料的线上大家居导购服务,欢迎登陆http://wap.jc68.com/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和观点为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规内容请联系QQ:275171283 删除!
更多»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有关 营销 的产品:
  • 全景动态
  • 发表评论 | 0评
  • 评论登陆
  • 社区中心 暖气头条 地板之家 石材之家 环保之家 石材头条 灯饰头条 防水头条 装修之家 家装头条 电气头条 老姚之家 灯饰之家 电气之家 全景头条 照明之家 防水之家 防盗之家 区快洞察 建材 天津建材 北京建材 上海建材 重庆建材 广州建材 韶关建材 云浮建材 中山建材 清远建材 阳江建材 河源建材 汕尾建材 梅州建材 肇庆建材 茂名建材 湛江建材 江门建材 珠海建材 汕头建材 潮州建材 揭阳建材 建材之家 建材 企业之家
    (c)2015-2018 Bybc.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