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与观点
营销管理|如何妥善应对职场矛盾?
2017-01-14  浏览:100
建材之家讯:凭着有限的信息得出偏颇的结论,产生这种倾向的原因在于我们大多数人都有着“认知懒惰”的本能。

“认知懒惰者”是社会心理学家苏珊·菲斯克(Susan Fiske)和雪莱·泰勒(Shelley Taylor)两人提出的概念,形容一种保存认知资源、只关注重要事宜的倾向。他们认为,人类因为心智资源有限,所以在认知过程中会本能地选择省时省力的途径,以减轻认知负担。正因为我们的认知容量原本就极其有限,倘若某件事情费心费力又费时间,那么可以调用的心智能力还会进一步减少。

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迅速辨别敌友乃是生存的要义。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迅速对他的性格和意图做出判断。“对人”比“对事”更为简单快捷;着眼于人却又不从整体上分析复杂的人格,只看部分特征……这不,又是一条轻松得多的捷径。

依据刻板印象进行判断,就是这样一条保存认知资源的捷径,以这种方式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准确、不公正乃至有伤害,但的确能够迅速对人的行为做出解释。鲜少有人公然以人种、民族或性别的刻板印象来议论他人,然而许多人都热衷于套用一些诸如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法(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MBTI)、九型人格性格形态(Enneagram)和性格色彩密码(Color Code)之类的性格类型测试来概括别人的行为,比方说“她可真是个INTJ型(内向-直觉-思考-判断)人”、“他是典型的八号挑战者型”。

事实上,MBTI、九型人格、DISC性格测试(DISC Assessment)、赫曼脑力优势量表(Herrmann Brain Dominance Instrument)和托马斯-吉尔曼冲突模式测试(Thomas-Kilmann Conflict Mode Instrument)等等一系列性格测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未经证实或有待商榷”,在心理学界一直饱受争议。

然而,根据美国测试出版者协会(Association of Test Publishers)、人力资源协会(Society for Human Resources)和MBTI出版商的说法,现今这些测试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选拔人才、训练高管、组建团队和化解矛盾,每年使用次数高达百万。

《人格测试迷信》(The Cult Of Personality)一书对此颇具洞见,作者安妮·墨菲·保罗(Annie Murphy Paul)在书中指出,这种性格分类法就像星座一样,充其量只能捕捉到人们在行为上的一小部分差异,综合来讲无法深入具体地解释工作场所中具有动态性的矛盾冲突。可是,这些测试却经常用做化解职场冲突的依据,比如有人会说ENTP型(外向-直觉-思考-理解)和ISTJ型(内向-感觉-思考-判断)在工作上合不来,其实这种说法与“摩羯座跟射手座合不来”并无二致。我们每个人都可能被指责“合不来”。

职场矛盾的真正原因琐碎复杂,且难免触及办公室政治方面的敏感议题,实在难以总结,因此也难以找到广泛适用的解决之道。也许是利益上有冲突,也许是角色定位和管理层级不够明晰,也许竞争比合作更有吸引力,也许是规范言行的公开监管机制有所欠缺。

与他人有冲突的职员,往往都会凭空捏造一套安全稳妥的解释,比如“我同事就是那种纠结细节的人”、“我同事压根儿就啥也不懂”,这样就不用对公司提出异议,也不用得罪其他人。对他们来说,与其一起去找老板请求更换搭档,或是要求人力资源部制订更为有效的合作激励机制,不如臆想一下“假如能理解对方的性格(或性格模式)就可以合作得更好”来得轻松。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可能:矛盾的起因,也许只是团队中的某位成员怠慢工作而已。在这种情况下,妄谈性格便是离题万里了。有人甚至会利用性格模式的说法来文过饰非,给出“我是即兴型的,所以没法儿按照规定的期限完成工作”这种借口。

将职场冲突归咎于毫无干系的性格原因,在短期内可能只是轻松有趣,无关痛痒,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掩盖了冲突的真正原因,矛盾始终得不到化解,势必会造成危机。

那么,该如何妥善应对职场矛盾呢?

首先,观察引起冲突、加剧冲突的情境动态,整个情境可能十分复杂,需要多方面的考量。

思考一下,化解矛盾的方案是否需要公司中其他人或其他团队的帮助。举例来说,如果问题在于角色定位失当,就需要老板出面厘清责任主体;如果是由于激励机制的回报偏重于个人而非团队,就可以请人力资源部门协助设立组织目标,对激励机制进行调整。

然后考虑一下,倘若当前的体制、职责、流程、激励机制和各级管理部门等方面发生一些变化,双方可能会承担怎样的风险。

为此,要先跳出个人视角的局限,当作两种角色因职责不同而产生的冲突进行分析,不要当做两个人之间的问题。例如,我负责销售业绩,你负责风险管理,我们各自的出发点和首要考虑事项截然不同。让我们一起来讨论该如何把握利益和安全、风险与回报这些此消彼长的因素和指标,以期达到最佳效果。不要一上来就摆出你那从直觉出发的冒险风格,与我数据驱动的保守决策作风针锋相对。


建材之家是聚集全国各大家居建材市场供应商于一体的建材O2O模式家装电商互联导购平台,专注于建材+互联网+AR全景的新零售应用场景建设,为消费者提供线下家装中各种家居,建材,装修,装饰材料的线上大家居导购服务,欢迎登陆http://wap.jc68.com/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和观点为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规内容请联系QQ:275171283 删除!
更多»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有关 交电 的产品:
  • 全景动态
  • 发表评论 | 0评
  • 评论登陆
  • 社区中心 暖气头条 地板之家 石材之家 环保之家 石材头条 灯饰头条 防水头条 装修之家 家装头条 电气头条 老姚之家 灯饰之家 电气之家 全景头条 照明之家 防水之家 防盗之家 区快洞察 建材 天津建材 北京建材 上海建材 重庆建材 广州建材 韶关建材 云浮建材 中山建材 清远建材 阳江建材 河源建材 汕尾建材 梅州建材 肇庆建材 茂名建材 湛江建材 江门建材 珠海建材 汕头建材 潮州建材 揭阳建材 建材之家 建材 企业之家
    (c)2015-2018 Bybc.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