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与观点
营销管理|瑞士制造的背后 隐藏着哪些创新秘诀?
2016-01-20  浏览:121
建材之家讯:在由联合国发布的《2015年世界幸福指数报告》中,瑞士位列第一。行走在瑞士,你会发现,无论是街道还是山脉附近,总能找到饮水设备。正是在这样清爽舒适的环境中,瑞士诞生了一批工匠,为实现创新奠定了基础。

瑞士国土面积相对较小,自然资源缺乏,即使如此,瑞士依然以其强大的创新能力和经济实力问鼎世界最具创新力国度排行榜的第一位。2014年,瑞士递交了43000份专利申请,创新力对瑞士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瑞士创新是在它所擅长的领域内深耕细作,不断革新。

在瑞士,有着众多具有深远影响的创新案例。

1938年,瑞士雀巢公司研制的速溶咖啡问世,使人们可以更轻松地喝上美味的咖啡。由此可见,瑞士的创新源自对产品的关注,源自为社会、顾客创造更大价值的动力。

1941年,一位瑞士工程师在狩猎时发现粘在衣服上的植物**粘得很牢,就是这样一点小发现,让乔治•德•梅斯特拉尔制造出了velcro(维可牢尼龙搭扣/魔术贴),推出了“无需拉锁的拉链”。

1884年,维氏的始创人Mr. Karl Elsener在瑞士Schwyz Ibach开办了刀具工场,1891年,第一把维氏**诞生。今天的维氏,已经成为瑞士**的代名词,凭借其经久耐用、不断追求创新和完善等特征,成为一个享誉全球的知名品牌。

隐藏在“瑞士制造”神话背后的,是瑞士永不枯竭的创新精神。

关于瑞士创新,我们可以学习什么?

在“瑞士创新启示录”的课程学习中,我们参观了一批追求创新的企业,也与瑞士当地华人、优秀经理人进行了充分交流。我发现,他们有着相同的默契,共同的理念,以及对创新的注重。

今天,国际资本疯狂涌入中国,中国企业开始变得浮躁,追求融资、上市,民企纷纷走出国门,海外上市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企业关注的目标在无限的资金来源、提高公司市值、增加产品利润、扩大营业收入等方面。

而我认为像瑞士企业这样在平稳中求发展、求创新的工匠精神,更值得我们倡导和学习。我们应该冷静下来,关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顾客角度出发,关注产品本身价值。而这一切,都要靠不断创新来完成。

我将瑞士创新总结为五个核心要素:

一是产品质量精益求精;

二是全员工匠精神;

三是关注顾客体验;

四是注重企业使命感;

五是愿意成为“隐形冠军”。

瑞士的创新,正是建立在这五个核心要素之上。所谓的创新,不是天马行空的想法,也不是一拍脑袋就萌发的创意;创新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是持之以恒的追求和脚踏实地的坚守。

一、基于产品质量精益求精的创新

瑞士莲史宾利公司在1845年发明了入口即化的巧克力,这家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公司,始终是全球市场上公认的优质巧克力制造商之一。从可可豆到巧克力,瑞士莲史宾利从可可种植区开始,严格关注质量控制,并延伸到运输、加工、生产多个环节。

在瑞士莲集团的巧克力作坊,我们看到了这家企业对产品质量控制的细节。提供优质的产品,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在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为解决问题诞生出更多的创新理念。创新的出发点,一定是以提高产品质量、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在不断改进产品本身价值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够去不断创新。

二、基于全员工匠精神的创新

在参访瑞士企业的过程中,中国的企业家学员们不约而同地有这样一个疑惑:瑞士企业怎样做到始终保持团队的创新意识?瑞士企业家的回答惊人相似——尊重员工并淡化管理上的层级关系,就能让团队富有创新精神。

在中国,很多企业也同样做到了对员工的尊重、对管理层级的淡化,但是我们却无法保持始终如一的创造力。创新一定是由员工自发作出的,在瑞士,大部分员工都具备着天生的工匠精神,而瑞士创新得益于全员的工匠精神。

举个例子,瑞士的钟表业能够长盛不衰,是因为它始终坚守着最初使命,保持制造的高精准度。在制表过程中,工匠们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们用心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只有以力求完美的工匠精神为基础,创造力才能持续。

三、基于关注顾客体验的创新

迅达集团于1874年在瑞士创立,是世界第一大自动扶梯生产商,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电梯供应商,年营业收入近100亿瑞郎,每天有近10亿人次搭乘迅达电梯。过去,我一直认为迅达是一家典型的工业企业,认为公司的主业是设计、生产、销售、安装和维护电梯。

而在与工程师们的交谈中,我发现,他们并不谈电梯本身的技术或产品优化,而在讲述他们怎样通过动态管理,提高运送顾客的效率,帮助顾客更快速地到达目的地,此外,他们更花费巨资研发讯达电梯乘坐的myPORT APP。让顾客以更快的速度到达目的地,正是顾客乘坐电梯的终极目标。迅达的工程师更关注的是满足顾客体验,为顾客创造更大价值的创新。

互联网思维下的产品研究,一定要建立在顾客需求及体验的基础上,通过顺应顾客需求、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新,从而让企业产品价值最大化。在探访结束时,迅达的工程师向我们介绍,目前迅达正在研发未来城市的都市化发展方向,研究未来的人居方式,如何更好地运用空间,保留绿化面积,让人类有更好的居住环境。

四、基于企业使命感的创新

瑞士保罗谢勒研究所(Paul Scherrer Institute,也称保罗谢尔研究所,简称PSI),在1970年代就耗资8000万瑞郎研发制造了全球首个质子扫描仪,目前价值5亿美元。PSI质子扫描通过产生500伏电压推动高速质子,到达月球的速度仅需1秒。这样的尖端技术运用至应用领域,可以形成物理治疗脑癌的质子治疗仪Gantry3,帮助各类癌症患者更简单、低风险地进行治疗。

同行的学员中有人询问研发了质子扫描仪的博士,有没有想过将这款产品卖掉?博士很不解地说:“我们的创新研究并不是为了赚钱,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为人类解决更多的难题。为团队塑造更具价值的使命感,往往更能够激发大家对创新的热情。正因为无法立即实现,才会在通往实现使命的道路上,出现更多创新。”

五、基于甘心成为“隐形冠军”的创新

瑞士维氏刀具是瑞士企业中“隐形冠军”的典型代表,这家发展历史长达120年之久的全球知名企业,并不在世界百强的名单中,而让品牌享誉全球的是维氏刀具的锋利、结实、耐用、精益求精,维氏刀具创造了人类刀具史上的奇迹。

为使每一把维氏刀具都能让人受用一生,一把普通的刀具制作工序在200道以上,而其中一款“瑞士冠军”型号的刀具,其工序超过450道。维氏刀具的使用寿命长达50年之久,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产品质量问题,可以寄回到维氏公司,他们会将产品维修如新后寄回给顾客。

即使是面对大量的库存,企业非但不感到烦恼,反而很开心。维氏的理念是“库存越多,未来能消费他们产品的人将会越多”,而这种愿意成为“隐形冠军”、专注得近乎偏执的精神,使得维氏刀具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如何将创新为我所用?

每一家企业都有不同的内外部环境、不同的顾客群体和不同的产品特征,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能为我所用。

此次游学,首先验证了我们作为一家专业服务机构在经营管理理念上的正确性。通过观察这些有代表性的瑞士企业,我更加坚信,我们对待内外部顾客的观念和做法,对员工的尊重,站在顾客的角度考虑问题的意识,倡导简单的人际关系和快乐的工作氛围,对尽心、专业的追求,对创新的渴望和需求……都是非常正确的。

其次是启示,瑞士企业的创新经验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树立创新意识。企业只有建立创新机制,在团队内部营造正确的创新文化,形成企业健康创新生态圈,关注顾客感受,关注顾客核心价值,真正做到有序生产,创造让顾客有惊喜的产品,最终才能得到顾客的认可和尊重。

最后是期待,期待更多的中国企业理解这样的创新方式,不断涌现“隐形冠军”,不断涌现百年老店。作者:余绍元

建材之家是聚集全国各大家居建材市场供应商于一体的建材O2O模式家装电商互联导购平台,专注于建材+互联网+AR全景的新零售应用场景建设,为消费者提供线下家装中各种家居,建材,装修,装饰材料的线上大家居导购服务,欢迎登陆http://wap.jc68.com/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和观点为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规内容请联系QQ:275171283 删除!
更多»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有关 交电 的产品:
  • 全景动态
  • 发表评论 | 0评
  • 评论登陆
  • 社区中心 暖气头条 地板之家 石材之家 环保之家 石材头条 灯饰头条 防水头条 装修之家 家装头条 电气头条 老姚之家 灯饰之家 电气之家 全景头条 照明之家 防水之家 防盗之家 区快洞察 建材 天津建材 北京建材 上海建材 重庆建材 广州建材 韶关建材 云浮建材 中山建材 清远建材 阳江建材 河源建材 汕尾建材 梅州建材 肇庆建材 茂名建材 湛江建材 江门建材 珠海建材 汕头建材 潮州建材 揭阳建材 建材之家 建材 企业之家
    (c)2015-2018 Bybc.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