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与观点
营销管理|只有没啥水平的领导,才会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2016-05-26  浏览:116
建材之家讯:没有人喜欢被管太多,这会让人感到受挫、泄气、没干劲。然而,有些管理者就是永远管太多。

如果你和大多数管理者一样,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管太多,那么对照以下清单自我反思吧:

1. 你对下属做出的成果永远不满意。

2. 你常常感到沮丧,因为下属做事的方式和你不同。

3. 你非常关注细节,并且觉得改正错误是件值得自豪(或很纠结)的事。

4. 你时刻都想了解到你的下属在哪、在做什么事。

5. 你频繁询问工作最新进展。

6. 你希望下属发的每一封邮件都要抄送你。

虽然注重细节、确保工作完成很重要,但是有些事情管理者真的没必要每件事都管。管太多的问题在于,不论是否有必要,他们都用同样挑剔、严格且不留情面的方式来对待每项工作。这样不但会损害团队士气,还会影响工作效率,管理者必须停止这么做。

Steve是一位杰出高管,他从上司和下属那得到的一些反馈,让他意识到亲力亲为的管理方式存在诸多弊端:

1. “他很难将工作放手让下属去做,并且总是询问细节。他不明白有些事是不值得他花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的;他不知道该不该相信下属能完成工作。这样一来,他会累死下属,也会累死自己。”

2. “他其实很有能力,而且有些事情根本就不需要由他来做。但是他做了许多细枝末节的基础工作,没有把时间投入到更高层次的公司战略发展上。”

3. “介入太多反而成了他的瓶颈。”

虽然什么都管在短期内效果不错,但是从长期来看,无论对团队、公司,甚至管理者自身都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管太多会削弱自己的生产力,从而没有精力去做重要的事;管太多还会阻碍下属的成长,打击他们的士气。这也会成为公司的致命弱点,因为只要管理者不在或没有过多参与时,下属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工作。

下面四个方法能够帮助领导者优化管理方式:

1. 克服自己的缺点。

我们总是能为自己找到借口,管太多的管理者也明白这个道理。以下是管太多的管理者给出的一些常见借口,以及他们真正的意图:

以上这些借口只会打击团队士气和下属的进取心。管理不应该找出各种理由来说明为何管太多,而应该考虑如何不管太多。

2. 懂得放手。

管理得当与管太多之间的区别在于,究竟要管到多细。远离管太多的关键就是别管细枝末节的事,这或许很难,但关键在于每次改变一点即可。

首先,从你的日程安排开始做起。看看哪些工作属于比较容易完成的,把它交给下属去办。
其次,和下属们进行一次直接的交流,明确地告知他们,哪种层次的细节你会参与,以及他们希望你帮什么忙。
第三,在你的日程安排表上标记出优先处理事项,也就是能真正增加价值的大项目,并且确保你花费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这上面。

3. 提出“预期结果”,而不是“完成方法”。

对该做的事情有一些期许这没什么不对,但是“告知预期的结果”和“告诉如何达到那些结果”是不同的。作为一个管理者,你的工作是将每一个任务清晰地设立及格标准。换句话说,你可以说明你希望最终达到的目标,但不需要逐一详细说明如何完成目标。

如果仍然觉得不放心的话,你可以事先告知下属你的预期目标,然后询问团队成员准备如何达成,而不是告诉他们应该如何达成。这样一来,你会惊讶地发现他们虽然和你的方法不同,但是依然可以极为出色地完成任务。

4. 激励下属取得成功。

领导者管太多的另一个原因是:害怕失败。当领导者把失败的风险放大,下属就会养成“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的心态,他们开始相信只有领导凡事都管,他们才可能做好工作。而这将是个恶性循环。

与其害怕失败,领导者不如激励下属取得成功。比如,清楚地告知下属如何才能达到成功,并提供成功所需的各种资源、信息和支持。另外,凡是达到标准就要予以奖励。长此以往,领导者会发现,眼下的一些失误将有助于长远的发展。

没有人希望有个“管太多”上司,也没有人希望自己是个被人讨厌的“管太多”领导。管理者需要把精力放在公司战略、员工激励等大的方面。一旦把精力放对地方,你就会成为一名高效的管理者。

Muriel MaignanWilkins 是小型专业主管教练及领导发展公司Paravis Partners的共同创始人兼管理合伙人。
余程瑶 |译 腾跃 |校

你的领导说了或做了一些你明明知道不对的事,你如何处理呢?

这是多么棘手的局面:你的领导说了或做了一些你明明知道不对的事,你如何处理呢?你会让上司知道他错了吗?你将保持沉默?还是让他人去向领导指出他的错误?

一些经理人乐于看到他的团队质疑他的决策,因为他们知晓自己不是全知全能。其他的一些领导呢?嗯,我们必须承认有些人不太接受批评意见。

如果你的领导倾向于自认总是正确(谁不是呢?),而且不愿面对批评,你又不得不告诉他错了,不妨试试下面的办法:

1、挑选好你的“战场”

在你准备批评上司前,必须问问自己,我纠正他的错误到底有多重要?如果领导只是错误引用了你喜欢的电影,或者只是搞混了已发生事情的微小细节,也许你出言纠正就没有必要。另一方面,假如他的错误将导致项目或公司付出重大代价,那么找到途径让领导知道错了就是值得的。

2、审慎选择时机

一旦你决定必须说出来,请极为审慎地考虑何时说以及如何说。要尽最大可能在私密场合向领导提出来,这样你就不会导致他在其他人面前尴尬。在客户或上司的上司面前纠正其错误可能是最糟糕的选择,因为你的上司将因此遭遇最大的风险。

3、使用建议而不是事实陈述

把自己置于“我是对的,你错了”的语境,谈话不可能会有一个好结果,因此你的纠正或批评应转化为建议或看法,比如“我想这样做可能是一个更好的办法,您说呢?”如果你不祭出“你错了”这样的大棒子,你的意见将更容易被老板接受,获得他的认同。

4、用数据来支持你的说法

在说明问题在哪,以及你的方案能解决问题时,向上司数据化陈述可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只有能良好展示的数据才是好数据,因此要确保数据的清楚和简明。

5、提供解决方案

没有人喜欢听到他搞错了,但如果他在错误似乎无法挽救的情况下听到,那情况就会更糟糕。因此,你不要仅指出上司的错误,还要提供改正错误的建议。

6、不要责备怪罪

当你向某人指出他错了的时候,很容易将错误归咎于他的某些性格特征。比如“你没有做到,是因为你不上心”,或者“这事搞砸了都是由于你懒”。很明显,指出你上司错误的时候,这样做可不是上佳的策略,无论你与他的个人关系如何。相反,批评应该对事而不是对人,一个好的例子是“我注意到这事没办成,我如何做才能帮到您?”

7、自己犯错要勇于承认
如果你平时总是一副老子从不犯错的屌样子,你将很难说服你上司(其实也包括任何人)承认他自己的错误。自己犯错要勇于承认并努力改正错误,为自己身边的人树立良好典范。

当然,即便你处理方式完美,也不能确保你的老板承认错误,甚至是连让他意识到犯了错也办不到。在这样的情况下,请重返我们建议的第一条,问问自己这事到底有多重要。如果答案还是重要,你要清楚地判断何时让事情升级(越级上报),以及何时将你的担心告知公司里其他人。在你直接找上司的上司前,你可能首先应该找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他们很可能会将你所反映的情况保密。

如果你看到领导存在极其严重的问题,说出来是非常重要的,即使这样做的时机可能令人很不快。相反,如果你只是“服从上司指令”,你会成为严重问题的一部分,可能沦为问题所产生任何后果的“同谋”。

建材之家是聚集全国各大家居建材市场供应商于一体的建材O2O模式家装电商互联导购平台,专注于建材+互联网+AR全景的新零售应用场景建设,为消费者提供线下家装中各种家居,建材,装修,装饰材料的线上大家居导购服务,欢迎登陆http://wap.jc68.com/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和观点为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规内容请联系QQ:275171283 删除!
更多»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有关 五金配件 的产品:
  • 全景动态
  • 发表评论 | 0评
  • 评论登陆
  • 社区中心 暖气头条 地板之家 石材之家 环保之家 石材头条 灯饰头条 防水头条 装修之家 家装头条 电气头条 老姚之家 灯饰之家 电气之家 全景头条 照明之家 防水之家 防盗之家 区快洞察 建材 天津建材 北京建材 上海建材 重庆建材 广州建材 韶关建材 云浮建材 中山建材 清远建材 阳江建材 河源建材 汕尾建材 梅州建材 肇庆建材 茂名建材 湛江建材 江门建材 珠海建材 汕头建材 潮州建材 揭阳建材 建材之家 建材 企业之家
    (c)2015-2018 Bybc.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