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与观点
营销管理|为什么知识型企业崇尚能力管理?
2017-02-15  浏览:212
建材之家讯:近几年来,人力资源圈开始热议一个话题,即基于能力的管理。于是,跟风潮随之而来。更多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企业摒弃了传统的工作分析方法,而转为以能力评级?

这种风向的转变有其存在的根本原因,即过去的企业更多的是从事传统行业,其工作的标准化程度相对高,工作绩效的达成是基于标准动作的完成度。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很多企业转为知识型企业,组织中的知识型人才开始增多,而这类人员的工作无法标准化、显性化,其工作结果的好坏,源于本人的能力以及工作激情,于是能力管理应运而生。
人力资源从业者惯犯的毛病就是,喜跟风不喜研究成因,喜跟风不喜看企业实际状况,喜跟风不喜研究适用于企业的解决方案……对于追逐新事物,不能光跟风,而不去追究风潮背后的本质。

那么,以能力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各个维度的应用价值具体是什么,破解这个问题,决定着人力资源从业者能否切实应用好它。

人力资源已转向价值评价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可以总结为“价值评价、价值分配、员工发展”,“评价”是管理的基础。基于能力的管理在企业现实工作中的应用场景,可以归纳为如下方面:

第一,工作分析

岗位对人员能力的要求,需要通过工作分析得以实现。

传统的工作分析一般运用“工作任务”的分析方法,更看重的是工作环节及步骤,原因是过去的工作标准化程度较高,制造与服务业为核心,易于拆解。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应用成为企业中的核心要素,知识型人才辈出甚至成为生力军,但同时,知识型岗位的特点是,标准化程度不高,工作步骤不规范。于是,应用传统的工作分析法,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以能力为核心的岗位分析法便冲上了历史的舞台。

以能力模型为基本框架,通过对高绩效员工的关键行为特征以及组织的环境变量两方面的交叉分析,确定岗位的能力要求,具有更强的工作绩效预测性,提升人岗匹配度,并有效支撑组织战略。

第二,提升招聘匹配度

传统的招聘与选拔,往往只注重岗位要求中的冰山上面部分,如技术能力、知识学历、工作经验等外显性的素质特征,没有考虑到高绩效所需要的其他“内隐性”的能力要求,往往导致企业雇佣了那些不能胜任工作岗位或缺乏工作潜力的人。

基于能力模型的人员招聘与选拔,挑选的不仅仅是能做工作的人,更多的是能做好工作的人。而冰山上的显性知识和技能,保证了会做,处于冰山下的隐性能力(包括动机、行为方式、人格特质等),才决定了是否能做好。

第三,确定培训需求

企业培训有两个核心目的,即达成绩效和培养人才。

针对达成绩效,我们会发现,培训内容并不是始终都能聚焦最关键的问题,因此常常达不到预期的培训效果,究其原因是需求未能有效澄清。如果使用以“能力模型”为基础的培训,就能够依据职位分析中所构建的能力要求,通过绩效差异,反推能力差异,理出真正的培训需求,设计出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培训项目,则可以做到真正的绩效改善。

针对于培养人才,主要基于快速发展期后段至成熟期的企业,培训的一个核心目标是培养人才,即在清晰的组织战略目标下,拆解出对于人才能力的要求。同时,判断哪些能力可以通过培训得以改善,从而建立以支撑组织未来发展的人员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此类人才培养项目时间长,见效慢,但更成系统。

第四,建立薪酬体系

过去人力资源提倡以岗位价值付酬,因为岗位标准清晰,易于衡量。但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人才难以通过岗位标准来衡量价值,而更多的通过能力予以评价,于是派生出基于能力付酬的方法。

由于能力模型本身就是一个分层级的标准,通过能力的评估,我们可以明晰员工目前的能力现状与其能力要求之间的匹配度,从而打破原有只凭岗位价值为依据的评价方法。当然,岗位价值对于薪酬给付仍然非常重要,而有效的能力模型可以预测绩效。于是,按能力付酬是知识经济时代更具有价值的付酬方式。

以上四点,是能力模型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应用价值。

员工如何设定改善目标?

尽管员工自身是能力模型评价的主要对象,但是作为员工我们可以从发展的角度,通过能力模型的定义,看到自身的差距,并设定改善的目标。

首先,自我评估。员工自身可以利用企业明确的岗位能力要求,对照检查个人能力现状,由于能力模型本身是基于“行为+结果”的组合,因此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自身所欠缺的关键点,如果再结合组织内部的相关管理者以及360度的评估结果,就可以非常准确地看到自身的工作现状,这是一个帮助我们学会自我认知的有效工具

其次,设定发展目标。尽管每一个人在工作中设定的目标有所不同,但是面对工作的要求,我们还是要遵循组织所设定的能力标准来作为努力的方向,能力模型的搭建会使我们非常清晰地看到未来个人努力发展的目标在哪里?从现在到目标之间我们所需要付出的努力是什么?这是我们在职场成长的基石。

通过上述两个方面的论述,可以看到不论是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还是从员工自身发展的角度,能力模型的搭建,都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但核心是不能跟风。要清晰自己所在企业的发展阶段、业务特点、是否是知识型企业、是否是知识型人才占多数,并非以能力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出现后,原来以工作任务、任职资格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就被淘汰了,而是每种方法都有其优劣势及应用场景。

于是,笔者还要强调,人力资源管理是基于组织、基于人,而不是基于技术,不能帮助组织解决问题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都是自娱自乐。
建材之家是聚集全国各大家居建材市场供应商于一体的建材O2O模式家装电商互联导购平台,专注于建材+互联网+AR全景的新零售应用场景建设,为消费者提供线下家装中各种家居,建材,装修,装饰材料的线上大家居导购服务,欢迎登陆http://wap.jc68.com/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和观点为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规内容请联系QQ:275171283 删除!
更多»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有关 营销 的产品:
  • 全景动态
  • 发表评论 | 0评
  • 评论登陆
  • 社区中心 暖气头条 地板之家 石材之家 环保之家 石材头条 灯饰头条 防水头条 装修之家 家装头条 电气头条 老姚之家 灯饰之家 电气之家 全景头条 照明之家 防水之家 防盗之家 区快洞察 建材 天津建材 北京建材 上海建材 重庆建材 广州建材 韶关建材 云浮建材 中山建材 清远建材 阳江建材 河源建材 汕尾建材 梅州建材 肇庆建材 茂名建材 湛江建材 江门建材 珠海建材 汕头建材 潮州建材 揭阳建材 建材之家 建材 企业之家
    (c)2015-2018 Bybc.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