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与观点
营销管理|创业要避开的三大“坑”
2016-08-23  浏览:138
建材之家讯:“坑”是创业道路上的宿命,创业公司与伟大公司之间的距离就是无数个沟沟坎坎。

创业是一场修炼,险象环生即是日常,若遇到资本寒冬,日子会更加难熬。

2016年就是这样,以跨境电商平台蜜淘网、O2O洗车及养护平台博湃养车、生鲜电商美味七七、半成品生鲜O2O电商青年菜君为代表的一批创业公司倒了下去,B轮死、C轮死的魔咒依旧没有破除。

幸存者的日子也不好过,裁员、转型、估值缩水的声音不绝于耳,包括独角兽公司在内,都在寻找生存法则。

不同行业、不同规模创业公司的具体问题各有不同,但归结起来也有一些普遍性遭遇,主要是三大“坑”:商业化困境、盲目追风口和政策风险。资本寒冬尚未远去,未来这些“坑”仍将考验着创业者,保持高度警惕并快速转身的企业会活下来,反应迟钝者仍难免遭受厄运。

「艰难商业化」
资本寒冬如当头一棒,让投资人从狂热中觉醒,创业者拿钱不再容易,to VC的投机者没了机会。面对关口,创业者需要做两手准备,一方面要保持健康的现金流,把控融资节奏,提前积累粮草;另一方面要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调整商业模式,提高自身造血能力。一旦现金流难以为继,死神就会降临。

因现金流断裂而倒下的创业公司不胜枚举。以博湃养车为例,成立不到一年时间即获得两轮融资,估值达到6亿美元。博湃通过补贴快速扩张,半年进入22个城市,月订单超过15万单。然而,资本寒冬之下,博湃没有找到盈利模式,新一轮融资失败,最终出局。

事实上,这也宣告了依靠烧钱获取流量和市场的打法逐渐进入了死胡同。在很大程度上,补贴并不能换来用户忠诚度和品牌价值,一旦补贴减少或者停止,用户就会流失。目前,只有少数背靠BAT等巨头、并且与之有高度战略契合的创业公司依靠补贴活了下来。

对于这种现象,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也公开质疑过,他说,“以前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些企业不赚钱,靠持续地讲故事,靠股东持续地投入,企业居然还可以把泡泡吹得很大,估值还挺高,很多这样不赚钱的企业还能上市,上市又持续多年还继续存在,这都是不合理的。”

依靠补贴做大用户和规模的创业公司,只有快速找到赢利点,实现商业化,才可能赢得更长的生命周期。

这在在线教育行业表现得非常明显。2014年被称为中国在线教育元年,资本大量涌入,多家在线教育公司诞生,尤以聚焦K12教育的公司居多。技术出身的创业者以题库、搜题、答疑等为切入点建立平台,有教育行业背景的创业者则是建立O2O平台。资本寒冬来临,一批公司倒下了,活下来的都已经转型,但几乎都介入了辅导领域,比如猿题库就更名为猿辅导。道理很简单,K12在线教育中,辅导环节才会产生交易,才有学生家长买单。

最近,猿辅导CEO李勇表示,2016年猿辅导实现了1.2亿元的收入,虽然数字不大,但非常有意义,因为形成了可规模化收入的在线教育模式。

融资不是企业的终极目的,只是成长的助推器,沉迷此道,必难成器。那些回归商业价值、找到商业模式的创业公司才可能赢得市场。

「风口下的陷阱」
过去数年,模式创新是创业领域的主流,一家新模式的公司出现,身后会迅速冒出无数个模仿者,从在线教育、O2O、垂直电商,到共享经济、视频直播、互联网体育,莫不如是。

就拿2016年火热的直播和共享单车来说,直播早已经进入了“百播大战”的格局。艾瑞咨询调研报告显示,2016年平均三天就有一家直播平台诞生。以摩拜单车和ofo为代表的共享单车市场则酷似当年的专车、拼车市场,不断涌入新玩家,小橙车、小黄车、小蓝车、小绿车……单车颜色已然不够用了。

这些创业领域门槛不高、极易复制、很难构建核心竞争力,如果短时间内无法获得巨大资源或者巨头支持,几乎没有活路。

比如创立于2014年的微微拼车,初期突飞猛进,估值飙升,其创始人王永还是湖畔大学首批学员之一。2015年滴滴快的合并之后,开始在拼车领域发力,微微拼车等一众玩家就相继倒下了。

2016年6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达7.1亿。这意味着,中国互联网开始进入下半场,依靠人口红利进行模式创新的机会已经不多了,简单追逐风口,复制他人模式的创业没有出路。

在互联网的下半场,技术创新将成为主流,人工智能、VR、AR的兴起也佐证了这一趋势。

技术创新最忌急功近利,每一项技术都会经历一个萌发、迭代、成熟商用的演进过程,没有捷径可走,因此技术创业很难出现模式创业中的快速狂奔、迅速做大。最显著的就是人工智能,这并不是一个全新概念,早在1956年就被一批科学家提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过一轮高峰,至今也还只能算作初始阶段,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大规模的商业化更是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那些耐得住寂寞,坚持研发创新的创业公司才可能最终胜出。

无论是模式还是技术创业,盲目追风口、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都无法生存,到头来风口也与自己无关,只是为他人做嫁衣。

「政策双刃剑」
有关产业政策,经济学家张维迎、林毅夫有过多次辩论,双方各有拥趸,莫衷一是。对于创业者来说,政策可能是探寻机遇的热土,也可能是使之陷入困境的陷阱。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上升至国家战略,推动了互联网与交通、旅游、金融等行业的结合。交通出行领域尤其抢眼,滴滴、Uber等公司迅速发展。

新事物的产生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反复和变化随时都可能出现。2016年7月,交通部等多部门联合出台《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三个月后北上广深等多个城市相继出台地方网约车实施细则。很多城市对于车辆牌照、排量、车辆轴距做出具体规定,不少城市还要求司机有本地户籍。

依照地方细则,滴滴、易到等平台上的很多车辆、司机都不合规,如果严格落实,即便是估值高达数百亿美元的滴滴也难以承受。

其实,高调回应地方细则之后,滴滴也在调整改变。2016年11月,滴滴与150多家出租车企业探索多元化融合发展之路,希望推动出租车行业转型升级,提高司机收入和运营效率。

但也有一些创业公司,对于政策缺乏判断和把握,甚至在政策面前反应迟钝,最后给自己带来了灭顶之灾。

2016年11月4日,国家网信办发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12月1日正式施行,规定提出了直播平台“双资质”、“先审后发”、“即时阻断”等多项要求。目前,一些直播平台已经下架或关闭,在竞争与政策的双重作用下,直播行业已经开始洗牌。

不止创业公司,无论生存时间多长、何等规模的企业都要判断并且把握政策走向,这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当一家公司能够比较准确把握政策脉搏的时候,也意味着它已经成熟。

创业路上,荆棘遍地,商业化困境、盲目追风口和政策风险只是2016年表现较为明显的“坑”,未来仍将有很多创业公司被其困扰。“坑”是创业道路上的宿命,创业公司与伟大公司之间的距离就是无数个沟沟坎坎。

建材之家是聚集全国各大家居建材市场供应商于一体的建材O2O模式家装电商互联导购平台,专注于建材+互联网+AR全景的新零售应用场景建设,为消费者提供线下家装中各种家居,建材,装修,装饰材料的线上大家居导购服务,欢迎登陆http://wap.jc68.com/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和观点为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规内容请联系QQ:275171283 删除!
更多»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有关 五金交电 的产品:
  • 全景动态
  • 发表评论 | 0评
  • 评论登陆
  • 社区中心 暖气头条 地板之家 石材之家 环保之家 石材头条 灯饰头条 防水头条 装修之家 家装头条 电气头条 老姚之家 灯饰之家 电气之家 全景头条 照明之家 防水之家 防盗之家 区快洞察 建材 天津建材 北京建材 上海建材 重庆建材 广州建材 韶关建材 云浮建材 中山建材 清远建材 阳江建材 河源建材 汕尾建材 梅州建材 肇庆建材 茂名建材 湛江建材 江门建材 珠海建材 汕头建材 潮州建材 揭阳建材 建材之家 建材 企业之家
    (c)2015-2018 Bybc.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