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与观点
营销管理:区域营销帮扶的十二门操作心法
2016-05-26  浏览:136
吊顶之家讯:背景:

著名家居D品牌,在H城(省级城市)由经销商独家操作,由于利润不错,该经销商进取心不足,业绩逐年下滑,且为人孤傲,与厂家期望相差甚大,几次想砍掉他,鉴于其在历史上的贡献,迟迟不忍挥刀。

2013年,作为第三方的和君咨询托管D品牌的某红海区域,并以H城为重点突破。于是过山车式的合作、明雨暗礁的旅程、各路神仙的遭遇正式开始。但这也正是这个项目最精彩、最迷人之处。统计前10个月的销量已经达到了翻番的目标。

回望其中坎坷与辛酸,特总结出12门心法,供区域市场人员和区域托管人员参考。

1.必须问的十个问题。哪怕对行业再了解、对区域再熟悉,调研这一关都不能够省略。哪怕调研的结果和一开始预想的一模一样,也不能因此降低调研的作用。调研时,竞品需要了解,顾客更不能忽视,必须做定性座谈会,必须搞清楚他们为什么买我们的产品,为什么不买我们的产品,为什么买竞品的产品,为什么不买竞品的产品等等,这些最本质的问题必须得到清楚明了的回答。举个例子,该经销商在商场做的相当好,这确实是事实,但不是事实的全部,因为H城每年在商场外有上百场的销售活动,粗略估计有一半以上的量都在场外走掉了。有什么得意的呢?正是从这是个问题上,彻底颠覆了该经销商的得意。

【顾客核心十问】

(1)什么样的人在买该类产品?什么样的人在买我们的产品?他们在哪里?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要买该类产品?

(3)何时购买?

(4)在哪里购买?

(5)从哪里收集相关信息?在哪里看到了哪些品牌的信息?

(6)如何判断该类产品的好坏?

(7)谁发起、决策、使用?购买流程是怎样的?

(8)为什么买我们的?为什么不买我们的?

(9)为什么买某竞品的?为什么不买某竞品的?

(10)购买后使用情况怎么样?是否满意?

【竞品核心十问】

(1)谁在卖该类产品?谁在卖和我们一模一样的产品?他们在哪里?有什么特点?

(2)他们的产品特点、产品组合怎样?

(3)他们的品牌有什么特色?

(4)他们在哪里卖?

(5)他们通过哪些渠道在推广?

(6)他们的顾客有什么特征?

(7)他们的主力市场在哪里?

(8)他们的竞争反应模式是怎样的?

(9)他们的组织与人员状况如何?

(10)他们的实力如何?有何特殊资源?

2.革命,还是变革?有了思路和方案,到底以何种方式和节奏让改变发生,就必须考虑了。暴风骤雨?还是和风细雨?在这个项目上,我们选择了变革。一方面因为还没到必须革命的地步,另一方面革命的代价以及可能带来的风险,谁也承担不起。在工作节奏上,我们既没有选择暴风骤雨,也没有选择和风细雨,“大雨”客户承受不了,“和风”又不会有效果,所以我们采取了“中雨+雷阵雨”的工作节奏。

3.打好预防针。如果要导入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案的时候,一定要提前告诉他两点:做好前三次效果不理想的心理和投入准备;做好个别人员离职的思想准备和人员储备。这两点非常重要,不提前讲,你将会非常狼狈。因为任何变革,这些事情都会真实的发生,而这都是客户的敏感区域和痛点。

4.要干就担责任。销量提升项目不同于品牌和管理项目,它有两大特点,一是需要立即投入,二是有没有效果会立即现形。没有效果,投入了,责任谁担?有些咨询公司会和客户相互扯皮、相互推诿。做这个贴身项目时,我们项目组和经销商沟通时,就直接告诉对方“如果败了,是我们的责任;如果成了,你们的功劳最大”。这句话成为了我们合作的一个小分水岭。回过头来看,我们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我们每争吵一次,就增加一点互信,对方就给我们更多的权力(包括事权、人权、财权)。根本一点就是我们敢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

5.必须帮他省钱。这个项目,客户评价我们时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没有花多少钱,就办了大事”。为客户省钱,有两个原因,一是他确实没啥钱,大投入根本不可能。二是我们必须将心比心,尊重对方的每一滴心血和汗水。说的自私一点,尊重对方的劳动,对方才会尊重我们的劳动。

6.杜绝单打独斗。需要埋头苦干,也需要抬头望天。整合资源,比单打独斗更有效。在这个项目中,更为明显。在这个顾客被分流、媒体碎片化,各类成本不断攀升的时代,整合资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抱团取暖、共同做大分享利益、共同分摊成本和风险成为必然的竞争模式。通过联合,原来单品牌无法完成、不敢奢望的事情变成了可能,原来分散的有限的资源变得无限大,虽然有协作纠纷,但利大于弊。如果我们继续浸淫在单打独斗的思维框架内,终有一天,你会发现“单打”敌不过“群殴”,“猛虎”斗不过“群狼”,而当你再找朋友时,有点实力的朋友都和别人去混了,有点姿色的都嫁给别人了。那时候你可能会有一种感慨,叫做:后悔莫及。

7.管理是核心。方案出来之后,组织、人员、管理是核心。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路线方针确定之后,干部是关键。”在这个项目中,体会最为深刻。有了思路,没有合适的人。这直接导致我们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这种痛,比没有思路更痛彻心扉。如果说这个项目最大的失误在哪?就是在招人上,一拖再拖。这是真正的战略失误。以后再做类似的项目,在组织建设上决不能再让步。这是最大的教训。

8.动起来是关键。在这个项目中,很多经销商始终停留在琢磨、分析、测算的阶段,始终不敢迈出第一步。实践再次证明了那句话“有些臆想的困难在实际中根本不足为道,有些认为轻而易举的事情才是真正的绊脚石”。所以,和君那句话成为了我们这个项目的口头禅“在奔跑中调整姿态,试错就是试对”。动起来,才有故事。

9.沟通能力第一、专业能力第二。沟通才是最重要的能力。与甲方总部的沟通、与经销商的沟通、与经销商中间层和执行层的沟通、与其他合作伙伴的沟通,还有项目组内部的沟通。特总结了几条经验:与客户团队沟通要特别注意“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在工作上要掌握5个秘诀“盘思路、看状态、做计划、做跟踪、做指导”;与客户高层沟通要特别注意“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与公司确定的大方向保持高度一致;将所从事的事情提高到一定高度上来看待和表述;保持正直、自信、自尊。

10.态度第一,能力第二。能力很重要,但单纯的能力赢得不了对方的尊重,态度好却可以轻松实现这一点。具体而言,感悟有如下6点:

1)少扯些淡,多谈点事。很多咨询师喜欢和客户扯东扯西,就是很少谈工作。客户当时可能因为话题很兴奋,很high,但当他回过神来后一定很气愤,心想“他到底给了我什么?”在这个项目上,我们的工作精神是“少扯些淡、多谈点事;能直接、不绕弯;能现在、不推后”。并践行了“白加黑、5+2”的方式工作,和客户一起干,带着客户一起熬,客户熬不下去了,好评上来了,当然最核心的业绩也上来了。

2)该拍桌子的时候,就拍桌子。客户请我们来,是解决问题的,不是听我们拍马屁的。有不同的意见就要表达,需要强烈反对的甚至要敢于拍桌子。虽然当时他的脸色会不好看,但他们回去仔细一想,知道你确实是在为项目努力、为对方着想,就足以为项目组加分了。

3)建立规矩,首先是为了约束自己。在项目开始时我们建立了严格的规矩,一方面我们带头执行,另一方面一多半的规矩不是约束对方的,而是自我约束,这让对方有些意外,从而也为项目的执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保持正直,才能站得直。两件事对我的影响很大,一是拒绝了对方一个管理人员的不正当竞争的一个方案(虽然非常有效);二是面对对方提出要单独给我一份工资的提议,我严辞拒绝,从那以后,多疑的他开始给我们项目组更多的财权。

5)在不懂的地方就该低头。虽然别人叫我们老师,但我们“不懂的地方”远比“懂的地方”要多得多。所以遇到我们短处的时候,我们彻底丢掉了咨询师的架子,去到各地学习先进经验。即使是我们的长处,我们也没有放弃取经。因为我们的长处是跨行业的,远不如在客户系统内的最佳实践转化快、有效性高。为此我们走访了许多城市。有意思的是,这并没有降低我们在客户、经销商眼中的地位,反而引起了极高的评价。其实,我们心里非常清楚:低头并不代表我们失去了自信,因为作为咨询师,我们的思维,足以把最先进的企业实践梳理提升。我们必须有这个自信,在低下头的那一刻,已经胸有成竹。

6)不表功,只秋后算账。在一次次成功面前,我们开会时有一个习惯,涉及到客户工作时,我们以鼓励为主;涉及到我们自己的工作时,我们只讨论过失,不谈功绩。这一点让经销商对我们刮目相看。有的时候弄得客户都不要意思,甚至看不下去了,主动替我们说话,而且好话越来越多。其实,我们的思路就是“我们先放倒自己,别人只有扶的份了。”

11.了解政治,但不参与政治。我们所做的这个项目带有国企背景,又逢领导储备和更换的敏感时期,政治甚至成为了压倒销量的因素。为了项目的顺利开展,我们不得不了解政治。但我们不能参与政治。我们始终保持高度清醒,始终坚守自己的本分,我们始终告诫自己:我们服务的对象是这个品牌、这个企业,我们的工作就是为了销量提升、建立样板市场。只要做好这一点,无论是东风还是西风,我们都将站立不倒。如果忘了本分工作,哪怕是南风、北风,我们也会被吹得七零八落。

12.最后一点:永远下活棋,不下死棋。合作中一定有矛盾、一定有意外、一定有不开心,但我们需要始终谨记,哪怕是在看似一片死棋的时候,也一定要留一个活子,而且尽量避免只有一个选择的选择,因为有两汪活泉,才可以防止被绑架,才可以真正的伸缩自如。

为做好该类工作,特列出12条注意事项:

1)必须明确责权利。

2)必须做深入调研。

3)必须做一定贴身。

4)必须方案与团队并重。

5)必须在最快的时间找到一个突破口,先动起来。

6)必须有所坚持,甚至不惜争论。

7)必须将所有的疑虑告知顾客,哪怕看上去很不专业。

8)必须做好沟通,上、下、左、右、前、后。

9)必须建立工作纪律。

10)必须找到一个强有力的副手做执行跟踪。

11)必须做月报、季报。

12)必须调动人的力量。

做营销,注定了在冰与火、刀与剑中度过。这是营销人员的宿命,也是营销人员的浪漫。12条法则,12条注意,12门心法,也是12项修炼。

吊顶之家是专注于家居建材行业中的天花,软膜天花,天花吊顶,吊顶材料的新闻资讯和各十大品牌的装修效果图,提供天花,软膜天花,天花吊顶,吊顶材料的在线购买服务,敬请登陆http://m.dinlou.com/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和观点为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规内容请联系QQ:275171283 删除!
更多»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有关 吊顶材料 的产品:
  • 全景动态
  • 发表评论 | 0评
  • 评论登陆
  • 社区中心 暖气头条 地板之家 石材之家 环保之家 石材头条 灯饰头条 防水头条 装修之家 家装头条 电气头条 老姚之家 灯饰之家 电气之家 全景头条 照明之家 防水之家 防盗之家 区快洞察 建材 天津建材 北京建材 上海建材 重庆建材 广州建材 韶关建材 云浮建材 中山建材 清远建材 阳江建材 河源建材 汕尾建材 梅州建材 肇庆建材 茂名建材 湛江建材 江门建材 珠海建材 汕头建材 潮州建材 揭阳建材 建材之家 建材 企业之家
    (c)2015-2018 Bybc.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